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砭石与健康 > 砭术操作手法
砭术操作手法即医者进行砭术治疗时使用砭具的各种手法。通过运用中医理论,砭术操作手法能充分发挥砭具的特点,有效地达到治病的目的。

砭术操作手法共分12 类。即点、拨、拍、振、刮、擦、揉、滚、熨、感(守)、乐、拔。不同的砭术操作手法使用不同的砭具,在经络、经筋、皮部、穴位处进行操作。
 
第 一 节 点 法

【定义】运用砭具针对体表进行的有节奏的下压刺激,称为点法,其包含点压和点刺两种基本类型。

1. 点压法

【器具选用】砭球、砭砣凸面。

【动作要领】动作连贯,施力均匀,用力由轻到重。点压时间以1~3 分钟为宜,作用时可加入旋转。
 
【临床应用】施用于人体深部肌肉痛点,垂直于皮肤表面施力,常用于背部膀胱经第一、二分支及脊柱旁华佗夹脊部位。常结合揉法、振法,由上至下顺经施用,达到活血行气、通经活络的作用。

【操作示意】
砭球点压:将砭球放置于需治疗的穴位上,用掌心或手指按住砭球点压穴位,按压应有酸胀、痛感为得气。

砭砣点压:扣住砭砣,凸面向外,沿背部华佗夹脊一侧连续点压,以皮肤微红为宜。
 
     
砭球点压法                                                                  砭砣点压法
 

2. 点刺法

【器具选用】砭板板尾、羊角锥和砭锥尖部、砭石单刺、砭石三刺与砭石排刺。

【动作要领】受压穴位有酸麻胀痛感,点刺10~30 秒为宜。
 
【临床应用】作用于人体腧穴、垂直于皮肤表面施力,力点集中,受术者感觉明显,施用于人体各部位腧穴、耳穴、手掌及足底,常用于肌肉较薄的骨缝处或体表浅穴,也用于临床痛点检测。

【注意事项】点刺时间不能过长,若造成体表损伤为操作不当,骨折部位及体表损伤处禁用此法,糖尿病患者慎用此法。

【操作示意】
砭板刺法:握住板身,用尖尾点刺穴位。刺处应有酸胀感。

砭锥刺法:采用直握法握住锥身,用锥尖点刺穴位,以患者耐受程度施术。
 
   
砭板点刺法                                                                         砭锥点刺法
 
砭刺(单)刺法:采用砭单刺执笔法,用点刺法进行穴位刺激,其操作手法与砭锥相近。常用于指趾部,面部、头部点刺及耳穴点拨等部位,由于刺更尖锐针刺感觉较砭锥更强烈,需注意控制操作力度。

砭刺(三刺)刺法:作用于头面四肢部的跟面积较小的部位,所示。砭三刺齿部尖锐,施术时注意手要轻、速度快、动作灵巧。常用于四肢及体表皮肤循经刺法、刮法、局部感法。激发循经感传从而促进经络脏腑气血流动。临床多用以开窍解表。
 
   
砭刺(单)点刺法                                                    砭刺(三刺)点刺法
 
羊角锥点刺法:羊角锥点压穴位力度较大,适用于足部反射区及四肢部位。
 

羊角锥点刺法

 

第 二 节 拨 法
 

【定义】运用砭具的尖部或楞部自筋腱等条索状软组织一侧按下,顺其划拨或垂直弹拨的运动,称为拨法。
 
【器具选用】砭锥尖部,羊角锥两角及尖部,多功能砭板板尾。
 
【动作要领】弹拨方向与经筋走向垂直,并自筋一侧下方起拨;划拨方向与筋腱走向平行,施力均匀,拨动频率每分钟100-150 次。
 
【临床应用】拨法用以分筋、疏筋、拨筋、开结和理气。此法应在振法、刮法、熨法后施用。
 
【注意事项】
(1)对陈旧性的病理结节,应分次施治,以不损伤皮肤为准。

(2)骨折愈合期、急性软组织损伤者禁用。

【操作示意】
羊角锥拨法:宽窄两角可于肌腱,韧带处使用拨筋手法,缓解肌腱韧带粘连,有解痉止痛的作用。

疏络板拨法:背部华佗夹脊两侧。用疏络板钝凹边施力下压,以治疗部位有酸胀感为宜。拨动方向沿脊柱一侧自上而下、由内向外。此法多见于脏腑类疾病的调理。
 
   
羊角锥拨法                                                                 疏络板拨法
 

第 三 节 拍 法
【定义】运用砭具的阔面部对皮表进行有节奏的打击,称为拍法。

【器具选用】砭板、砭砧、砭尺。

【动作要领】腕部放松,施力灵、巧,操作方向应顺经而行。

【临床应用】多用于四肢及臀部,作用于十二皮部、络脉及深层腧穴,冲击深层瘀滞。此法较之刮法,穿透力更强,是砭术泻法中力度最重的手法。

【注意事项】
(1)体表骨性标志、肌肉覆盖浅薄处、骨折部及体表损伤处、糖尿病患者及血小板低下患者禁用。

(2)凡危重病症,如急性传染病、重症心脏病、高血压、中风等禁用此法。

(3)饱食后或饥饿时,情绪不稳定时,以及对此法有恐惧者忌用。

(4)施术时,力度以患者耐受度为限,不能一味追求治疗效果而影响整个治疗过程。

(5)单一部位拍击次数不宜过多,见皮下出现淤血点即停。

(6)治疗过程中,密切注意患者反映。如见患者冷汗不止、心率过快、晕眩、身体抽搐等情况,应立即停止治疗。

(7)治疗后,病人应卧床休息,多饮水,忌食生冷和油腻食物。

【操作示意】
砭板拍法:用拇指和食指捏住板尾或板头,模仿手掌拍击的动作,皮肤表面应有针刺感。

砭砧拍法:用砭砧的扩面模仿手掌拍击的动作,皮肤表面应有针刺感。此法多用于肘窝部。
 
   
砭板拍法                                                                            砭砧拍法
 
砭尺拍法:施术时手臂放松,以手腕为轴,随砭尺重量自然下落。其他用法与砭砧相似。不同的是其形状薄、窄而长。着力点集中,作用于人体感觉较砭砧强烈。适用部位:腘窝部,肘部,肩部。
 

砭尺拍法
 

第 四 节 振 法
 
【定义】运用砭石震动理疗仪作用于十二皮部及皮表络脉,推动气血运行的操作,称为振法。
 
【器具选用】砭石震动理疗仪

【动作要领】操作方向顺经而行,动作由慢到快,力度由弱到强。振法可结合拨法用以华佗夹脊,结合揉法用以腧穴刺激,结合擦法用以行经通络,结合熨法用以软坚散结。

【临床应用】施用于人体四肢、臀部、背部、夹脊、脘腹、胁肋部。沿人体经络巡行路线振动,渗透力强,能有效缩短治疗时间。临床用以散寒止痛、软坚散结、活血化瘀、疏通经络。适用于慢性肩周炎、腰肌劳损、风寒引起的肌肉僵硬、疼痛等。

【注意事项】
(1)体表骨性标志、肌肉覆盖浅薄处、骨折及体表损伤部位禁用。
 
(2)内、外科创伤病灶部位未痊愈者禁用。
 
(3)妇女孕期禁用此法。
 
【操作示意】
砭石震动理疗仪振法:沿足阳明胃经擦法,足三里点压法。

砭石振动理疗仪振法
 
第 五 节 刮 法
 

【定义】按压砭具,利用其边或楞部,与体表呈45° ~90°夹角做平行于皮肤的运动,称为刮法。

【器具选用】砭板、砭砧、砭尺侧楞、砭刺、砭石梳。

【动作要领】施力均匀,力道作用于皮下,动作自上而下,过程由轻到重,并能通过操作,感知体表下形成的组织结节或钙化结节。

【临床应用】施用于全身,针对十二皮部及皮表络脉,达到散瘀止痛,舒经活血,调整阴阳平衡的作用。此手法是砭术操作中主要的泻法。

【注意事项】
(1)凡危重病症,如急性传染病、重症心脏病、高血压、中风等,应立即送医院治疗,禁用此法。
 
(2)皮肤局部痈肿、疮疡、皮肤溃烂或肿瘤患者,饱食后或饥饿时,情绪不稳定时,以及对此法有恐惧者忌用。
 
(3)砭具在使用前要认真消毒,检查砭具必须边缘光滑,没有破损。
 
(4)治疗时,室内要保持空气流通。天气转凉或天冷时,注意保暖,避免受风寒外邪,导致病情加重。
 
(5)施术时,刮法力度以患者耐受度为限,不能一味追求治疗效果而影响整个治疗过程。
 
(6)治疗过程中,注意患者反映。如见患者冷汗不止、心率过快、晕眩、身体抽搐等情况,应立即停止治疗。
 
(7)治疗后,病人应卧床休息,多饮水,忌食生冷和油腻食物。
 
【操作示意】
砭板刮法:用藏指法持砭板实施背部刮法。
 
   
砭板刮法
 
砭刺(多刺)刮法:内缘及弓背均可用于头部,面部刮法。多刺齿部圆润,以疏为主作用于施术部位力度柔和,痧像较轻,适合儿童、老年人和敏感、惧怕疼痛的人群使用。常用于头、面、四肢及体表皮肤循经刮法、局部感法。
 
   
砭刺(多刺)刮法
 
砭刺(排刺)、砭石梳刮法:临床上用砭刺、砭石梳可替代砭板在额头部,四肢施以刮法。
 
   
砭刺(排刺)刮法                                                       砭石梳刮法

异形砭尺刮法:异形砭尺钝凹边用以面部提拉,异形砭尺弓边用以额头面部刮法。
 
   
砭尺(异型尺)刮法
 
第 六 节 擦 法
 
【定义】运用砭具的扩面,紧贴在皮肤上,作单方向或往返方向的直线摩擦,称为擦法,其包含平擦和旋擦两种基本类型。

1. 平擦法

【器具选用】砭砧的阔面、砭板的板身、砭砣扩面。

【动作要领】操作时腕关节要伸直,使前臂与手接近相平,以肩关节为支点,带动砭具做前后或左右直线往返擦动,不可歪斜。

【临床应用】施用于人体全身各部位,具有温经通络,行气活血,镇静止痛,能提高皮肤温度,增强关节韧带的柔韧性等作用,擦法多用于按摩开始和结束时,以减轻疼痛或不适感,常结合熨法,起到提高局部血液循环的作用。

【注意事项】
(1)施术时手掌向下的压力要均匀适中,在擦动时以不使皮肤褶叠为宜。

(2)平擦法的速度一般较快,往返擦动的距离较短,动作要均匀而连贯,但不宜久擦,以局部皮肤充血潮红为度,防止擦损皮肤。

(3)若直接接触体表施治,应避开疮痈、疖肿处。

【操作示意】
砭砧平擦法:用于腰部八髎穴。可将砭砧加热至40° C,轻置于八髎穴上反复摩擦。动作要轻、频率要快,反复50-100 次,直至腰部有热力渗入皮下。

砭砣平擦法:用于背部华佗夹脊。可将砭砣加热至40° C,手掌按住砭砣弓背凹面向下,沿华佗夹脊一侧自上而下缓缓擦动3-6 次。施术以皮肤微红为宜,可能伴随轻微痧像出现。
 
   
砭砧平擦法                                                                 砭砣平擦法


2. 旋擦法

【器具选用】砭砧阔面。

【动作要领】操作时腕关节具有一定的下压之力,进行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擦动,整体路线由内向外扩展。

【临床应用】多施用于腹部,顺时针悬擦具有通便润肠功效,针对老年人的体虚便秘有很好的效果;逆时针悬擦可有止泻收涩作用,用于腹泻、慢性肠胃炎、老年人五更泄泻等症。悬擦法应用时需结合温熨法,可促进肠道功能。

【操作示意】
莲花砭砣旋擦法:选择施治部位,由内向外顺指针旋转摩擦患处。
 

莲花砭砣旋擦法
 
第 七 节 揉 法
 
【定义】运用砭砣的弓背、砭板的板身、砭球、砭砧的阔面接触体表。以手指或手掌根部抵住砭具轻轻下压,转动手腕做顺时针或逆时针回旋的运动,称为揉法。

【器具选用】砭砣的弓背、砭板的板身。

【动作要领】将砭具按在施治部位,手指或手腕小幅度旋转。注意按揉时控制下压力度,动作要有节奏且连贯。

【临床应用】施用于腹部、四肢关节处、背部膀胱经第一、二分支及脊柱旁华佗夹脊部位,推动气血运行,刺激腧穴发挥治疗作用。

【注意事项】施用时力度由轻到重,频率由慢到快,操作时砭具不能离开体表。若直接接触体表施治,应避开疮痈、疖肿处。

【操作示意】
(1)莲花砭砣揉法:膝盖周围,用手掌抵住砭砣底部,手指扣住砭砣的边缘,凸面向外。腕部放松,以腕关节连同前臂做小幅度的按压,回旋运动。按揉时,膝部皮表应有针刺感。
 
(2)砭石枕垫揉法:用砭石枕垫盖住膝关节。手指轻按砭石垫,双手同时做顺方向做小幅度旋转。膝部皮肤在砭石垫的带动下做轻柔缓和的回旋运动。
 
   
莲花砭砣揉法                                                                    砭石枕垫揉法
 

第 八 节 滚 法
 

【定义】按住砭具,对身体局部进行往返或单向的擀压运动,称为滚法。

【器具选用】砭锥的椎体、砭棒、砭球。

【动作要领】掌部或手指按压砭具,四指并拢,掌根或三指着力,在腧穴上或沿经络循行方向推动。

【临床应用】施用于人体背部、四肢关节处和两胁部,用以提高经络运化功能。

【注意事项】施用时按压力度要适中,以免损伤皮下组织。

【操作示意】
(1)砭锥滚法:用手掌按住锥体,沿经络方向滚压。此法用于调和经络之气。
 
   
砭锥滚法
 
(2)砭球滚法:用手指按住砭球滚压手腕部、足踝部、颈部皮络、穴位。
 
      
砭球滚法
 

第 九 节 熨 法
 
【定义】将砭具加温(不超过40℃)或降温至适当的温度,沿经脉走向运行或放置在腧穴、病症部位,用以疏通经络,温中散寒,畅通气机,活血化瘀,镇痛消肿,调整脏腑阴阳的方法,称为熨法。此法可配合中药,借助砭石的温热之力,将药性经皮表、腠理,循经运行,内达脏腑。此法分温、灸、凉、冰四类。使用加温后的砭具进行砭术操作的方法,称为温法。将砭具加热至一定温度后放置于特定的部位或腧穴以拔寒祛邪,温经补元的方法,称为灸法。凉法是使用常温下的砭具(一般不高于25℃)进行砭术操作以引导排除体内的热邪。冰法是将砭具降温4℃ ~15℃之间针对高热症、小儿惊风抽搐和软组织损伤造成的红肿发热症状进行物理降温的一种操作方法。

1. 温法

【器具选用】砭砧、砭板、砭砣、砭锥、砭棒、砭石粉理疗袋、砭石热疗垫、砭石枕垫、砭石负压拔罐。

【动作要领】加温的砭具温度不超过40℃,治疗时间15-30 分钟左右。操作结束后,需饮用一定量的温水。另外,不特别加热砭具,将砭砧、砭球用绑带固定或胶布粘贴的方式贴敷于穴位、疼痛部位实施温法。此法,砭具贴敷处的温度会高出皮表温度2-3℃,需要患者佩戴砭具较长的时间。疼痛部位佩戴时间一般不低于4 小时,穴位贴敷一般不低于2 小时。

【临床应用】温法多用于冬春两季,能够提高临床治疗的体感。温法经常与擦法、揉法、刺法配合运用,达到行气活血、平补平泻的目的。当使用绑带固定或胶布粘贴的方式实施温法时,一般需要患者贴敷较长的时间。

【操作示意】
(1)砭石理疗垫温法:将砭石理疗垫温法至40℃,放于肩部15-30 分钟。

(2)砭砧温法:将温热的砭砧排列在背部华佗夹脊上15-30 分钟。
 
   
砭石理疗垫温法                                                                 砭砧温法

2. 灸法

【器具选用】砭石灸盒、砭石负压灸罐。

【动作要领】治疗温度40℃至60℃,操作时间15 至30 分钟。

【临床应用】灸法适用于虚证、阴证、寒证患者。灸法的温度要高于温法,在其他砭术操作之后施用以稳固治疗效果。

【操作示意】
(1)砭石灸盒灸法:将加热好的砭石灸盘放置于体表穴位。注意时间控制在10-30 分钟之内,温度控制在60℃内,以免伤及体表肌肤,施治时可将外敷药、姜片、蒜末等放置在灸盘底部做隔物灸以提高临床疗效。加热方法可采用水加热、专用砭石电加热袋加热、理疗灯加热、艾绒加热等。
 

砭石灸盒灸法

(2)砭石负压灸罐灸法:将灸罐吸附在腰部命门穴上,点燃艾条,盖好灸具罩,如图6.9.4 所示。灸疗时间不超过15 分钟。治疗过程中,要经常检查灸具温度,询问患者的反映。如有不适感,应立即停止治疗。
 
   
放置点燃艾条                                                                    盖好灸具罩

3. 凉法

【器具选用】砭石操作工具均可用于凉法。

【动作要领】取常温下砭具进行操作。将砭砧、砭球用绑带固定或胶布粘贴的方式贴敷于疼痛部位进行熨法操作。

【临床应用】热证、实证患者一般采用凉法施术。常用于夏季清阳上浮引起的头晕头痛,血压升高,咽喉沙哑,眼干眼涩及火热体质的患者。

4. 冰法

【器具选用】砭石粉理疗袋、砭石枕垫、砭砧

【动作要领】冰法温度控制在4℃ ~15℃之间,砭具降温可采用冷水浸泡或冰箱冷藏的方法。使用砭砧操作时,需用纯棉织物包裹,切勿突然刺激体表肌肤。

【临床应用】针对高热症、小儿惊风抽搐和软组织损伤造成的红肿发热症状进行的一种特殊操作方法,可用于发热及炎症部位,以达到降温散热,消炎镇痛的目的。

【注意事项】
(1)在熨法治疗时,根据患者的病情及其治疗部位,采取适当地位。在寒冷季节应注意保暖,以免在治疗中和治疗后感冒着凉。

(2)皮肤感染、破损处,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禁用熨法。

(3)温法和灸法治疗过程中,要经常检查灸具的温度,询问患者感受。如见患者出现头晕、头痛、心悸、呕恶及皮肤烫伤等现象,应立即停止治疗。

(4)温法和灸法治疗应严格控制治疗温度的高低和治疗时间的长短,以患者耐受度为限。与其他手法结合使用时,温度高手法要轻,温度低手法可稍重。

(5)适当饮温水,注意防止因患者出汗过多而致虚脱。

(6)温法和灸法凡高热、皮肤过敏、对温度不敏感者、热证、阴虚火旺者忌用。有高血压、心脏疾病的患者,施术时要逐渐加温,且密切注意患者反映。

(7)灸法施治时,温度控制在40℃~60℃之间。治疗时间超过15 分钟以上,治疗温度不能超过45℃,且砭具不能直接接触皮肤。

(8)凉法与冰法寒冷季节慎用。

(9)冰法操作时间不宜过长,经络汇聚处、腧穴、任督二脉忌用。
 

第 十 节 感 法
 

【定义】将砭具佩戴在体表腧穴、疼痛部位。运用砭具的理化性质,促进局部气血运行,加快组织代谢,打通因气血淤阻造成的经络阻塞。这种用于疾病预防和辅助治疗的方法,称为感法又称守法,即固守之意,又有守卫的含义。

【器具选用】砭砧,砭石腰带,砭石粉纤维护膝,砭石帽、砭轮、砭石佩戴品。

【动作要领】施用感法时,砭石应尽量贴服皮肤。砭石与体表接触面积越大,佩戴时间越长治疗效果越好。由于砭石加快了局部血循环,所以气血会以“冲”的速度沿经脉行进,部分患者会出现不适应的症状。例如:心跳加速,头痛等。对短时间不能适应气血运行加快的患者,以其耐受度为准,适当缩短佩戴时间。在不适用症状消失后再佩戴砭具。重复多次,直至不适症状消失。

【临床应用】施用于腧穴及经络部位,发挥砭具自身的能量,达到扶正祛邪、活血化瘀、疏通经络的目的,同时使用熨法可提高感法疗效。感法作为预防及日常保健,每天佩戴时间应不得少于2小时,辅助治疗时间应在4小时以上。

【注意事项】
(1)骨折及体表损伤处均可使用,但注意消毒,防止溃破感染。

(2)患者应结合病症选择合适的砭具,遵循医嘱按时按法使用。

(3)医生应在使用砭具前对病人做充分说明,以免病人应气血加速产生的感觉而恐慌。

【操作示意】
(1)砭轮感法:前胸膻中穴感(守)法。可缓解因心气不足、心血亏虚、心阳不振等引起的胸闷气短、心悸怔忡、少寐失眠、胸痛彻背。辅助治疗胸痹、不寐、心悸、高血压、虚劳等病症。
 

砭石佩感法
 
(2) 砭石粉纤维护膝感(守)法:融合次纳米级砭石粉末纤维的护膝能提高血液微循环灌注23.8%。对膝关节骨骼营养代谢障碍,骨胶原代谢异常导致的膝关节炎有明显改善循环的效果。对膝部软组织损伤引起的疼痛有明显的止痛和恢复效果。
 
 

砭石粉纤维护膝感(守)法


第 十 一 节 乐 法

【定义】患者近距离接受敲击发声砭具产生的声音和超声波脉冲,称为乐法。此法又称击法,为敲击的意思。乐法既是通过声音和超声波脉冲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

【器具选用】应用砭具及部位:砭石磬。

【动作要领】患者距离发声砭具0.3~3 米之间,取站、坐、跪姿均可。医者或患者手持木质带柄小锤有节奏地敲击砭石磬发出声音。每次治疗一般2-10分钟,于砭术治疗前或砭术治疗后进行。

【临床应用】不同大小和造型的砭石磬能发出不同音质的声音。砭石磬的选用应根据五行对五音的辨证原理。砭石磬敲击次数和治疗时间的长短应根据患者的病情逐步增加和延长。乐法适用于心理及心身疾病。例如:失眠、神经衰弱、忧郁症、郁症、消化不良、胃肠功能紊乱者。


【注意事项】
(1)敲击频率应与患者的脉搏一致。

(2)有胸闷征兆的病人勿首先使用乐法。

(3)乐法操作要求有一个安静、舒适的治疗环境,嘈杂的环境下不宜使用乐法。

(4)治疗时患者应保持心绪平和,身体尽量放松。
 

第 十 二 节 拔 罐 法
 
【定义】拔罐法是配合砭石负压拔罐的一种手法。使用拔罐的方法:分火罐法和抽气法。利用火力排除罐内气体,称为火罐法。利用电动真空拔罐仪或真空拔罐枪抽取罐内气体。此法更容易控制吸附的力度,称为抽气法。拔罐的手法有闪罐、推罐、留罐。砭石拔罐在与其他手法配合运用分药罐和灸罐两种。

【器具选用】砭石负压拔罐、灸罐

【动作要领】
闪罐:在体表做即吸即拔的动作,并反复操作。以皮肤变红为止,用于局部功能减退之虚证、痿症的治疗。

推罐:用于体表面积较大,肌肉丰厚处,如腰背、大腿等。选大号拔罐,在罐口涂抹润滑油脂,将罐体吸附于体表后,手握罐底,罐口稍微倾斜,后半边着力,前半边微翘起,慢慢前推。推拉次数以皮肤变红为止。

留罐:吸附在选定位置,并留置一定的时间。拔罐的留罐时间通常5-15分钟,砭石灸罐的留罐时间一般在8-15 分钟。

药罐:将砭石拔罐和外用药物一同蒸、煮后吸拔,或将药液存入罐体再吸附于体表。

灸罐:灸罐的吸附力度一般较拔罐要小。灸的方法分两种,一种是将点燃的艾条放置在专用的砭石灸罐上,利用艾草的热力加热砭石。另一种是将砭石拔罐与40-50 度的温水一同浸泡后使用。

【临床应用】砭石负压拔罐是砭石、拔罐、药物相结合的一种治疗方法。在治疗中不仅能利用砭石的温热刺激和拔罐时的机械刺激作用,还能同时配合中药发挥药理作用。拔罐法不仅具有温经通络,祛湿逐寒,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等作用,也具有清热泻火的功效,不同的拔罐法具有不用的作用。例如:留罐法可祛寒,闪罐法驱风邪,推罐法活血通络,灸罐法温经补元。临床常用于感冒、咳喘、胃痛、腹痛、腹泻、腰背痛、腰腿痛、痹症、痿证,高血压、眩晕、头痛、荨麻疹、丹毒、疮疡初期未溃等病症。

【操作示意】
砭石负压拔罐:腰部留罐拔法。

砭石负压拔罐拔法
砭石负压灸罐:腰部、下肢腘窝留罐拔法。
   
大号灸罐腰部拔法                                                   中号灸罐腘窝拔法
 
【注意事项】
(1)在使用加温的砭石拔罐时应注意将温度控制在40-50 度之间。

(2)首次用砭石灸罐治疗的患者留罐时间不能超过8 分钟。在留罐时间过半后,需再次抽取部分罐内气体,以防掉罐。卸下或做调整灸罐时,注意不要碰触罐体加热区,以免烫伤。

(3)砭石灸罐在留罐的过程中应适时询问患者的感受,治疗部位如有灼痛感应该及时调整或起罐。

(4)使用后的砭石拔罐要自然冷却,急冷急热都会影响砭石的使用寿命。

(5)皮肤有溃疡破损处,有血肿及大血管的部位,禁用拔罐。孕妇的腹部,腰骶部禁用。

(6)拔罐时,应选择肌肉丰满,富有弹性,没有凹凸不平及毛发的部分,以防掉罐。

(7)使用推罐法时,不能在骨骼凸起推拉,以免损伤皮肤。
 
0.727722s